关于PMF以及机器人赛道短期落地的坑

时间: 2024-11-08 01:23:58 |   作者: 行业应用

  上个月,我在甲子光年视频号,参加了一场直播对谈;由于时间限制,不少准备内容没有来得及说,本文将详细分享——

  RoBoHoN,其实是七年前的日本产品,当时由于价格和体验瓶颈,没能成为爆款;但视频里的体验效果,在今天看来(结合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能力),仍然非常有“灵感刺激价值”

  注:PMF(Product Market Fit,商品市场匹配度) :产品和市场达到最佳契合点,即“产品正好使用户得到满足和市场的需求”的那个分界线、

  核心方法认知一句话描述:对于哪个细分人群用户的什么痛点需求,提供什么产品体验,达到怎样的产品效果,然后用户愿意付多少钱?

  细分。特别的,真正AI产品的典型用户,是之前认知下的“长尾”用户(场景)

  不在国内,而在海外。投过搜索广告,ROI 完全为 0。而现在投KOL的视频, ROI 是100,产品没有一点变化,就是流量阵地变了。(详见8月5号的AI日报,——AI日报.第五季的早鸟票抢跑群,加入方式在文末说明)

  开发产品前,提前通过“street smart”的方式,验证需求(怎样的体验,能让用户满意、进而付费?)

  证明某事不可行,而不是证明它可行。(剩下来的,就希望更大的,择优录取、尝试)二、为什么机器人有价值?最核心的底层逻辑,在于两点

  机器人能够直接作用于“劳动力”价值,才能让AI的ROI真正跑正硬件方面,载体是机器人

  是否能覆盖现实世界中“足够大比例”的case需求,这个是存疑的。即所谓的“仿真”和“现实”之间,存在“墙”的问题。我的个人认知是,仅仅靠合成数据,是不够的

  必须有更多高效获取“现实中的有效数据”的方式、甚至是“实时”的方式。甚至,还有进一步的“非共识认知”:合成数据有用,但真正的更大价值,

  不是用来“直接”训练大模型,而是用来“刺激”用户交互,进而获得反馈回来的真实数据,再用来训练大模型。——目前行业对合成数据的运用方式和方向,可能miss了这个可能性。三、机器人赛道,短期落地的坑

  1、智能汽车/无人驾驶,就是机器人的第一个样板间需要无人驾驶先成熟,才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和成本下降

  相关的模式和问题,本质是一样的 。可参考《》中提到的,“无人驾驶是最简单形态的具身智能”

  1)不应该直接说“要做人形双足机器人”,然后拿着锤子找钉子,而应该从“场景/需求”定位出来,来倒推在某个特定需求下,是否人形机器人是最合适的产品方案。A,除非是伴侣机器日等未来场景,人形双足机器人可能合适,其他的场景,比如

  ,但我个人自己的观点是:机器人/AI,最core的差异化价值,是辅助人、做到那些人类本身提供不了的价值(比如在用户不希望被打扰的时候,不要来烦ta;想一想,我们居家办公时,是否有过,被孩子、伴侣、父母不停的要求吃东西、打岔……)

  即使是要直接替代双足的人类,那机器人的形态,一定就需要是完全 copy 人类 双足吗?

  。D,具体对比,双足速度慢,跟四足比起来,明显不如的;之前腾讯的一个机器人demo视频,“四个轮子”能做出兼具“四足+轮式”的效果,能力已经很可观了。

  A,大象机器人,推出的万元级人形机器人 Mercury X1 ,采用的就是轮式、而非双足。其CEO说,

  (详见:)B,星尘智能 S1(轮式底盘+人形上身)、银河通用 Galbot G1(左手吸盘、右手夹爪+轮式底盘的折叠升降设计)、星海图 R1(轮式双臂仿人形机器人)等。

  (一个人形的轮式机器人、双手托着一个托盘)。后来,把手持托盘设计成了两或三层。

  代替劳动力”对标的是子女/保姆,或者,就是下图这种“老人买菜小拉车”,核心功能是外出陪伴(驮物+安全)

  “把机械臂高性能地集成到四足机械狗上,将会是一个和他人拉开产品差距的重要口子。”(详见《

  的团队(多在北/上/杭),倾向一开始,就瞄准一个理想水平的AI硬件去做产品定义和设计,然后倒推,最近3年/1年/半年需要做什么。

  。与其做大而全、复杂的颠覆性(前装)硬件产品方案,不如做改良型的(后装)硬件产品方案,可能更容易落地。

  在购物车中装备人工智能摄像头、传感器和称重设备,就可以对购物车内的商品进行精准定位和结算。

  就可以了。这个表盖其实是一个AI智能相机,它可以拍下表盘的照片,直接识别读数、回传数据。

  这个案例,其实在上面文章的1年半之前,我们就在“AI产品经理大本营”里分享过了:《AI落地案例_AI视觉仪表检测_20201214》 ()

  现有的机器人技术远远达不到全自动生产的状态,使用这一些新技术却已经能让一个熟练的操作者变成施工队,这里已经有足够大的市场。

  Built Robotics的挖掘机自动化解决方案是一个软硬结合的模式,

  这样为了说服用户购买,就又需要创造一个全新的需求(价值点),然后对大家说,尽管眼镜的基本需求没有正真获得很好的满足,但有其他用处——这不太可能成立。

  最开始的核心的卖点,绝大部分来自于眼镜本身。但它未来的价值,可能 70% 会来自于 AI 。

  在酒店场景,前台会有1个或多个电线个或多个电话。那么,不妨让酒店智能音箱直接取代(升级)这些电话。

  除了机器人的灵活度、通用性无法媲美人工,成本也不占优势,还在于运营方通常将保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清洁机器人的出现,

  但在日韩欧美等市场,保洁公司的用工成本比较高,对引进机器人的需求十分旺盛。

  2023年,配送小哥的平均年收入已超9.8万元,“机器人的年成本和人的年成本比”已超1:5。

  有了法律基础:在韩国,户外小型配送机器人在政策上已被定义为“行人”,可享受不分时段、不分路段在行人道上进行移动和工作的“待遇”

  ,需要不同的OS支撑。一个新品类真正成立的分界线,是交互标准、OS标准、硬件标准,以及杀手级应用。可部分参考《》

  一旦新品类普及,会导致“交互标准”、“OS标准”、“硬件标准”这3大标准都很快成熟,以及在品类及其OS上,会有新的杀手级应用。例如,对于PC来说,杀手级应用是Office,对于智能手机来说,杀手级应用是App Store。

  后藤先生还记得NICOBO第一次说出新单词的样子,“它第一次说‘ohayou(你好)’时,我高兴坏了,就像小孩子第一次说‘ohayou’一样!”

  hanniman评注:放屁(声音)这个功能,10年前的AI语音助手时代,就有过,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功能。。。比较讨喜。

  高级语言能力,但最终他们还是决定删除它的所有功能,这样用户就不会期望它能做什么。

  hanniman评注:产品经理就应该做这种事——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来做取舍。

  来自日本沼津市的后藤先生和太太,他们的两个孩子都已长大独立生活,而他们养了16年的心爱的猫也在三年前去世了,现在NICOBO成了他们的新家人。

  忘记故事的讲故事机器人,求着别人帮忙捡垃圾的垃圾桶机器人,不好意思递纸巾的服务机器人……总的来说,全是不能独立做事的可爱笨蛋。“与弱机器人一起生活的人类能创造一个宽容的社会”。

  智能垃圾桶不难发现垃圾,却不会捡,只能呼唤人类来帮忙,人们捡完垃圾,会收到一声可爱的感谢。整一个流程看起来效率颇为低下

  “成年人看了都觉得很无聊,然而他把Mu偶然带到幼儿园,奇迹却发生了。因为Mu太过笨拙,孩子们都自觉地开始照料它。”

  产品经理第一步是要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个是很重要的,否则面临很多选择岔路口时,根本不知道如何办。

  2020年全国地下水管道的总长度已经突破80万公里,我看到上海市公布的财政支出预算标准,雨水、污水管道每公里的维护费用在2到4万元之间

  软硬一体的公司颇为自豪。软件很难解决的问题,硬件可能很容易解决。而软件也能解决硬件难以解决的问题。“而真正的精华所在,就是怎么样能让软硬能结合在一起。”很明显,他觉得扩博智能是一家掌握“真正精华”的公司。

  ”现已开始招募~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助理乐乐微信,发送“抢跑”二字。(人数多,回复慢,请见谅)1、每天5条AI内容点:不是常见的新闻汇总,而是站在12年AI产品经理视角,提炼干货认知、展示“what I see”。2、在我们社群“AI产品经理大本营”内,AI日报已运营了17个月

  信息差。3、用户好评如潮,。下周四晚,本公众号,会发布正式介绍推文,敬请期待~ps,如果你对hanniman还不太了解,欢迎先查看:

  黄钊hanniman,前腾讯PM,前图灵机器人-人才战略官/AI产品经理,12年AI、15年互联网经验;社群“”(7年)和自媒体“hanniman”(10年);作品有「黄钊的AI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