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成长“充电蓄能”

时间: 2024-11-30 20:44:12 |   作者: 等离子表面处理

  

给教师成长“充电蓄能”

  “体育教师做的很多工作不容易量化评价,刚入职前几年并没想过努力评职称。”江西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高新实验学校体育教师陈先勇坦言,自己工作之初一度有过“躺平”的想法。改变源自区里细化职称评聘工作,他发现,上课、参加学科教研、带学生参赛等都能量化为职称评审的业绩材料。加上区里和学校在学科教研上搭建了很多专业成长平台,他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最终顺利评上了中学一级教师职称。

  近年来,南昌出台教师专业方面技术职称评聘管理办法,启动教育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引进计划,制定“定制化”培养方案,聚力构建教师成长良好生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近5年来,该区学生人数翻了三番,基本上每年新建两三所学校,教师数量也随之激增。

  “区里的教师编制数不能够满足日渐增长的学生数,我们便以财政兜底、同工同酬的形式招聘编外教师,如今人数已经过千。”高新区教体办人事负责人万义峰介绍。

  万义峰和同事花了大半年时间,起草面向全区的教师职称评审方案,并先后多次征求意见进行完善。2021年3月,南昌市高新区出台全区教师申报中高级职称量化评分表,从考核、学历、教龄、学校特色等8个方面制定具体量化标准。

  “评审方案出台后,教师有了明确的考核标准,每个方面取最高分,不仅避免了教师‘卷’某一方面业绩,更为教师多方面专业素养的提升指明了方向。”南昌市高新区麻丘镇中心小学干部熊清明说。

  “2022年,我们在广泛调研、多方考证后,出台全市教师专业方面技术职称评聘管理办法,明确教师职称评审的指标范围,各校在此框架范围以内做相关操作。”南昌市教育局人事科负责人吴建飞和记者说,两年实践下来,工作中基本上没接到过教师在职称评聘方面的不满及投诉。

  2023年8月以人才引进形式入职南昌十八中的教师喻诚,在一年时间内收获了别样的成长。

  教学竞赛、示范课……南昌市教育局以多种方式为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开辟“专场”,搭建平台。通过各类专业培训和在班主任、化学教师、人事工作中的历练,喻诚将“教育教学管理”定为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为了让新入职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站好讲台,我们对他们的教学基本功进行清单式管理,同时配套激励机制。”南昌市教育评估监测和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韦青介绍。

  “2023年,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教育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引进计划,一口气在全市调整出500个编制数,面向国内外高校引进优秀应届硕士研究生,作为党政储备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吴建飞说。

  对这批“种子选手”,南昌市委组织部制定了3年的培育计划;南昌市教育局结合个人特点,将他们细化为管理人才和教学人才两大方向,制定定制化培养方案。

  在很多人看来,评上特级教师是一名教师专业成长的终点,但在南昌市东湖区百花洲小学教师、54岁的赵红英看来,这只是一个新起点。

  2018年评上特级教师后,赵红英不仅继续在一线承担教育教学工作,还以学校语文中心组组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身份带领年轻教师做科研,给全区教师培训。

  这背后,是东湖区为优秀教师“搭台子”,引导他们发挥更多示范引领作用的努力。东湖区一直鼓励区内特级教师和省、市学科带头人牵头申报名师工作室,到2023年,该区名师工作室已达74个。

  像东湖区一样,南昌各区县都结合自己实际,努力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湾里区全方面推进“书记领航头雁引领”工程,充分的发挥名师在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建设成果中的作用;西湖区实施“四杏”培养工程及奖励计划,区域教师综合素养、专业化水平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断的提高;高新区创建34个名师教研联合体,采取“1+3+6”模式(1名主持人,3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6名青年教师),并给予最高35万元名师绩效考核奖励……

  “我们很看重教师队伍梯队化培养。”吴建飞说,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名师们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