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则

时间: 2024-10-23 20:15:23 |   作者: 等离子表面处理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则

  第一条为做好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简称全国学籍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技术上的支持服务工作,保障全国学籍系统长期、稳定、高效、安全运作,充分的发挥全国学籍系统的管理、服务和决策支撑作用,根据《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落实专门负责人员,做好系统运行维护、系统安全保障,建立起有效的系统运行维护和技术上的支持服务体系。

  第三条经教育部批准与全国学籍系统对接的省份,除按照本规则要求外,还要考虑与全国系统相互连通、数据双向对接和应用双向对接的要求,开展省级系统运行维护和技术上的支持服务。

  第四条教育部统筹协调全国学籍系统建设运行管理工作,规范各省系统运行管理,提供系统应用培训和技术上的支持服务。

  第五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本省(区、市)学籍系统建设运行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包括:

  (一) 确定省级学籍系统运行维护、系统安全、系统培训、技术支持服务、月报责任人等负责人员。

  (二) 省级学籍系统运行维护和系统安全工作。按照教育部要求建设全国学籍系统运行环境,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做好系统运行监控、故障处理、数据每日备份、日志定期清理和系统应用升级维护等运行维护工作,落实系统安全措施,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

  (三)及时沟通联系教育部,反馈需要协助解决的系统运行、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配合完成系统应用升级。

  (四)系统培训和技术支持服务。组织并且开展学籍系统应用培训;利用全国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IME平台”)、邮件、电话等多种工具和方式及时解答下级单位咨询的学籍系统问题,跟踪解决、记录问题处理情况,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交给教育部。

  (二)系统培训和技术上的支持服务。组织并且开展辖区内学籍系统应用培训;利用全国教育技术服务平台、邮件、电话等多种工具和方式及时解答下级单位咨询的学籍系统问题,跟踪解决、记录问题处理情况,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交给上级教育部门。

  第七条用户身份通过密码确认,密码是录入数据的责任依据。个人与单位使用者应注意保护密码,不得随意公开用户名和密码,密码须根据相关要求定期修改。

  如因工作需要将本人密码借给他人使用的,必须事先经本级系统管理员同意并登记备案后方可借出,使用后原密码应及时修改,以保持责任唯一。如未经本级系统管理员同意,私自将本人密码借给他人使用,一切责任由本人承担。

  第八条各省级学籍系统须参照教育部相关系统安全规定,制定和落实系统安全措施,提高防病毒、防入侵能力。

  第九条逐步推广教育电子身份认证(CA)、电子印章,以确保操作人员身份真实,系统操作和学籍信息安全。

  第十条全国学籍系统数据通过数据接口方式,向各省(区、市)提供学籍系统数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获取数据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严防学籍信息外泄和滥用。

  第十一条省级教育信息中心(或信息化部门)为学籍系统的省级技术上的支持单位,具体负责本省的学籍系统维护,包括网络、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工具软件等基础支撑平台,全国学籍系统软件,电子学籍数据等。

  第十三条各省级技术上的支持单位须配备足够数量和技术能力的硬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操作系统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应用系统维护工程师等岗位系统运维人员,明确人员岗位工作职责,制定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确保系统稳定和应用顺畅。

  第十四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须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工作做监督检查,将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和使用情况作为有关部门和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时进行考核。

  第十五条建立省级学籍系统应用支持服务体系。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部门建立系统应用支持服务体系,推动系统应用,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建立起一支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的系统应用队伍,确保每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每一所学校有专门人员进行系统的操作和管理,保障系统的全面应用和数据的及时更新。

  第十六条各级技术上的支持单位可依托“IME平台”,发布通知、消息,及时沟通交流,做到问题逐级进行解答,建立起有效的学籍系统应用与技术上的支持服务体系。

  (一)即时通讯功能。平台支持用户对话、表情图片发送、文件传输、语音视频等功能。

  (二)技术上的支持咨询功能。当用户在使用学籍系统时遇到疑难问题,可发起在线咨询。若技术上的支持人员不在线则会弹出问题记录模板,用户可在问题记录模板上提交问题,待技术上的支持上线后给予解答。问题提交支持向上级轮询,即本级技术上的支持人员不在线则向上级提交问题。

  (三)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功能。用户可通过后台管理功能发送公告,公告发送的对象可根据地域,人员属性等进行筛选。

  IME平台账号分为超级管理员、学籍系统管理员、学籍系统普通用户三种类型。超级管理员账号具有管理“IME平台”组织架构、创建本级和下级人员账号、设置账号权限、分配账号角色、发布与审核公告等权限。学籍系统管理员账号具有创建学籍系统人员账号、设置账号权限、认证学籍系统人员等权限。普通用户账号具有沟通交流、业务咨询、信息查询等权限。

  省级、地市级、区县级和学校级分别指定本级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技术人员为本级“IME平台”超级管理员,并按要求将人员信息上报上级。上级根据下级上报的超级管理员的姓名、手机、邮箱等信息,与用户账号进行绑定,并将用户名和登陆密码通过短信和邮件的方式下发。

  本级“IME平台”超级管理员指定省级学籍系统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为“IME平台”学籍系统管理员,并按要求将人员信息上报教育部。本级学籍系统管理员用户名和登陆密码通过短信和邮件的方式下发。

  第十九条“IME平台”建设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IME平台”部署在教育部数据中心,用户覆盖到中央、省、市、县和学校。第二阶段“IME平台”部署到省级数据中心,用户覆盖到教师。第三阶段,用户覆盖到家长。

  第二十条 建立系统应用培训与考核制度。培训系统应用人员,提高人员操作系统、利用系统开展业务管理、利用系统数据支持管理决策的能力;培训各级系统技术上的支持服务人员,提高人员解决系统操作中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利用全国教育技术服务平台做沟通、咨询、应答问题以及开展日常系统培训的能力。要对参与培训人员进行考试,考试合格颁发培训合格证书,逐步实行系统应用和系统技术服务人员持证上岗。

  第二十一条建立学籍系统长效的经费保障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系统运行维护、人员培训、技术上的支持服务等支出纳入年度预算。

  第二十二条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须按照教育部制定的统一月报表格式,每月5日前上报月报表。月报表数据须相关负责人员确认签字,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盖章。

  第二十三条教育部每月对月报报送、系统运行、系统培训等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有一定的问题较为严重的实行约谈。各地可参照建立本级月报和通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