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测评踩一捧一法院认定虚假宣传 互联网测评需规范

时间: 2024-12-30 03:32:21 |   作者: 新闻资讯

  

商品测评踩一捧一法院认定虚假宣传 互联网测评需规范

  互联网消费与社会化媒体的兴起让网络测评变得流行起来,这类测评通过专业相关知识和实测帮助消费者评估商品、店铺或服务,大大降低了消费者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非必要花费。然而,一些缺乏客观性的虚假测评信息开始涌现,它们不仅误导大众,还侵犯了生产者与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商品测评踩一捧一法院认定虚假宣传!

  最近,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桩特别的案件:一家防晒衣商家因不满测评公司的不实评价提起了诉讼,指控其不正当竞争。法院最终判定该测评文章属于虚假宣传,要求测评公司立马停止侵犯权利的行为,并向防晒衣品牌赔偿4.5万元人民币。

  事件起因于2023年7月,江苏无锡的两家企业发现,它们旗下的ohsunny防晒衣品牌在没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被苏州某电商公司以片面方式在小红书上进行了对比测评。测评文章标题暗示科学性与实用性,却简单地将ohsunny描述为“面料厚实、发货慢”,而推荐另一品牌“觅橘”为“冰感十足、防晒效果好”。这种对比促使消费者倾向于另外的品牌产品,引发了争议。

  对此,无锡的两家公司联合起诉,声称对方的测评构成虚假宣传和商业诋毁,要求赔偿55万元损失及相关联的费用。一审判决支持了虚假宣传的指控,但未认定商业诋毁成立,判处赔偿4.5万元。双方均表示不满并提出上诉。

  苏州中院在二审中深入分析,指出测评文章的数据缺乏科学可靠,易造成消费者误解,因此确认其构成虚假宣传。同时,法院认为证据不足以证明存在商业诋毁行为,因为测评虽有片面性,但并未直接贬低ohsunny品牌,也未广泛引起花了钱的人其负面认知,故未改变一审对商业诋毁的判断。苏州中院强调,维护互联网竞争秩序需适度,当前案例中的行为性质与情节并不严重,一审判决已足够起到纠正市场秩序和保护受损方的作用,因此终审决定维持原判。

  此案展示了司法界如何界定网络测评的合理界限,既打击了虚假测评,又确保了法律在规范互联网竞争时的适度介入,对促进公平竞争环境和保护企业权益具有积极影响。

  进博会亮点抢先看:创多个历届之最:全球新品与科技首发

  进博会亮点抢先看:创多个历届之最:全球新品与科技首发

  近期,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处理了一桩因直播带货引发的侵权案件。案中的直播账号“某某严选”,由王某和李某共同经营,专注于母婴产品的销售,拥有超过20万粉丝。在一档直播节目中,主播对比了几种DHA藻油商品,过程中对不一样的品牌进行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