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路径
时间: 2025-01-05 01:19:41 | 作者: 产品展示
产品介绍
文化是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的条件。要精准匹配文化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强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慢慢地加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文化发展繁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新机制,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十分活跃,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要解决的问题。《决定》提出,“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思路。
健全委托运营管理制度,保障公共文化设施高质量供给。健全委托运营管理制度是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的保障。当前,公共文化设施作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平台,仍面临委托运营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委托运营效率未能充分提升、特色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尚显欠缺等问题。《决定》提出,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即旨在引入并激活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委托运营管理制度,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的需求。
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融资渠道,强化公共文化机构造血功能。拓宽融资渠道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的支撑。2022年财政部印发《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提出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维修和设备购置、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要看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输血”补助,应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充分的发挥文化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市场性功能,增强社会资本的创造力,缓解政府在公共文化事业单方面资金投入的压力。
《决定》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这是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保障。为此,需从平台、数据、人才建设等方面共同发力。
构建文化和科技融合平台,推动文化科技要素集聚。平台是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桥梁。近年来,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建设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做了非常好的尝试。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以文化和科技深层次地融合助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应进一步发挥平台的集聚作用,吸引优质文化科技公司、文化科学技术人才集聚,结合各地特色资源与市场需求,释放文化和科技要素活力,完善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应鼓励平台大胆创新,发挥引领性、示范性功能。
探索公共数据有效开放机制,强化数据要素支撑。公共数据的有效开放是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重要支撑。为逐步推动公共数据有效开放,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例如2022年12月印发的《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强调推进实施公共数据确权授权机制。2024年4月印发的《数字化的经济2024年工作要点》,提出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推动落实“数据二十条”。当前我国公共数据开放质效仍需逐步提升,公共数据确权授权和收益分配制度仍处于探索阶段,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数据质量和应用价值,应在文化和科技融合场景下进一步激活、应用高质量的公共数据,完善公共数据流通使用与授权运营机制,探索建立公共数据与文化和科技融合应用场景匹配机制,实现公共数据与文化科技公司需求的精准对接,最大限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培养复合型文化科学技术人才。文化和科技融合涌现出的众多新型文化业态,对人才发展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既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又能精通先进的科技知识。近年来,在国家文旅部大力推动、支持以及各个高校热情参加下,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建设已经在十几所高校启动,为探索文化科技融合有效机制提供了人才支撑。同时,应鼓励文化科技公司与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文化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不断的提高人才创新能力。
近年来,在各地推动下,全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取得丰硕成果。未来需要立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进系统部署。
打破行政壁垒和区域壁垒,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目前各地管理部门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层次地融合进程中缺乏高效的协同机制,“条块分割、各自为营”现象较为普遍,造成文旅资源的低效利用和资源浪费。为此,应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和区域壁垒,加强文旅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建立统一的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机制,加强各地文旅部门协同。
促进要素资源跨区域自由流动,加强文化和旅游要素资源集聚。要素资源跨区域自由流动是整合集聚优质文旅资源的过程。一方面,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催生出的新业态、新模式成为集聚各类优质文旅要素资源的重要载体,跨区域的要素资源流动催生出更多新场景,为文旅消费者创造出新需求。另一方面,促进各类文旅要素资源跨区域自由流动,能有效提升要素投入质量和效益,形成高质量文旅产品和文旅服务供给,逐步提升区域文旅产业竞争力。
重视数字技术的应用,强化科学技术引领文化和旅游深层次地融合。一方面,数字技术丰富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方式,催生出文旅新场景、新业态。传统旅游景区借助激光投影、激光互动、前景纱屏、3D动画灯光等多项光影视觉技术,打造沉浸式文旅场景。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创新文旅公司运营模式,引领文旅产业升级。文旅企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分析游客偏好,以数据驱动市场营销、产品组合、服务优化,为游客提供深层次的文化旅游体验。【祁述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全世界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访问教授;孙雯雯:中央戏剧学院数字戏剧系博士研究生】(原标题《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