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北京高考升学全攻略家长必看!
时间: 2025-02-20 16:16:44 | 作者: 真空型等离子清洗机
产品介绍
高考,这个承载着无数学生和家庭梦想的舞台,绝不是高三那一年的冲刺短跑,而是一场从高中甚至更早便已开启的漫长马拉松。许多明智的家长从孩子踏入高中校门起,就开始精心为孩子的未来铺路,期望在孩子高三时能多一条通往理想大学的道路。然而,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关键的第一步 —— 进一步探索北京高考的升学途径。正所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早了解、早规划,才能在这场升学战役中抢占先机。今天,就为大家全面梳理北京高考的 17 种升学途径,建议家长们先收藏再阅读!
高考统招,作为我国普通高校招生选拔的主要方式,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或相关省市自主命题。它就像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知识盛宴,是所有升学途径的基石。参加普通高考的门槛并不高,考生只需按部就班完成高考报名、高考体检,全身心投入高考统测,最后谨慎填报志愿即可。不过,具体的招生条件还得以各高校发布的招生章程为准,毕竟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对考生的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
综合评价招生目前仅在部分高校试行,它打破了传统高考 “一考定终身” 的模式,采用更加多元化的选拔标准。高校会单独发布综合评价招生简章,考生需按照简章要求,在网上完成申请报考。在录取时,会综合考量考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成绩以及校测成绩等指标,并按照特殊的比例进行换算,最终择优录取。
目前,全国有 7 所院校在北京开展综合评价招生,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如果你想走这条路,就需要提前准备,不仅要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还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测试或校园开放日等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
强基计划自 2020 年实施以来,就非常关注。它主要聚焦于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养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有关专业招生。
目前,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共有 39 所。考生需要先参加统一高考,之后还要参加高校组织的考核。高校会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以及综合素养评价情况等,按特殊的比例合成考生的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能低于 85%),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与普通高考流程不同,考生需要重视各高校发布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并自行在网上报名,并且要全力以赴准备学校单独组织的校测。
保送生,是那些凭借自身特殊才能或经历,无需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就能直接被高校录取的幸运儿。保送生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由全国 16 所有保送资格的外国语学校推荐保送的学生;二是五大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的考生;三是优秀退役运动员;四是公安英烈子女。如果你符合以上条件之一,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拿到了通往高校的 “快速通行证”。
少年班,专为那些天赋异禀、早慧的学生而设,它面向高二及以下的低年级、低龄考生提前招生录取。这类招生通常对报考年龄、年级有着严格的限制,一旦通过考核,考生就可以直接被录取。从招生条件来看,有学科特长的竞赛生在多个少年班招生项目中往往能享受优惠政策,如果你家孩子在学科竞赛方面表现出色,不妨着重关注一下。目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技术大学在内,共有 5 所高校的 8 个少年班项目正在招生。
“双培计划”“外培计划” 和 “农村专项计划” 是北京市考生特有的升学福利,它们与普通高考流程一致,都属于普通高校招生,在本科提前批普通类 B 段录取。
双培计划:这是北京市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创新举措。北京市属高校每年会选派 2000 名左右的优秀学生,到 20 多所在京中央高校的 100 多个优势专业,进行为期 2 - 3 年的中长期访学;同时,每年还会遴选部分学生到在京中央高校开设的、北京社会急需的专业,开展为期 1 年的短期访学,或者修习辅修专业。通过双培计划,学生能够轻松的享受到中央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外培计划:由北京市市属高校与海外境外知名高校携手,共同培养优秀学生。市属高校每年会输送部分学生到海外开展为期 2 年左右的访学活动。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外培计划一般对考生的高考英语成绩会有一定要求,如果你想通过外培计划走出国门,接受国际化的教育,那么一定要提前提高个人的英语水平。
农村专项计划:这是北京市专门为农村学生制定的招生政策。高校会发布针对北京各区的招生计划,招生流程与普通高考相同,同样在本科提前批普通类 B 段录取。不过,该计划只招收户籍和学籍在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农业户口考生,如果你合乎条件,不妨抓住这个机会,为自己的未来争取更多可能。
艺术类专业招生,是为那些怀揣艺术梦想的学生量身定做的升学途径。高校的艺术类专业会通过省级招生机构组织的专业测试(市统测)和 (或) 学校的专业测试,再结合高考成绩,择优录取。
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另一类是普通类高等学校。专业考试分为省级统考和校考两种形式。除了专业考试,艺术类考生还必须参加普通高考文化考试,最后按照艺术类专业的录取原则进行录取。如果你热爱艺术,并且在艺术领域有一定的天赋和特长,那么艺术类专业招生或许就是你实现梦想的舞台。
对于那些体质出众、有体育专长的考生来说,体育类招生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体育类招生最重要的包含三种类型:体育专业招生、体育单招(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体育专业招生:符合高招条件且有体育专长的考生,需要分别参加全省体育专业统考和普通高考。一般来说,要经历高考报名、专业考试、高考、填报志愿等一系列程序。通过体育专业招生,你能进入高校的体育专业,系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体育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单招: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只要具备上述所列项目之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资格,就能参加单独招生考试。体育单招为那些在体育领域有突出成绩的考生提供了一条捷径,让他们可以专注于自己的体育特长,在高校中继续深造。
高水平运动队:普通高校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体育竞技水平,会招收一些具有体育方面特长的考生。这些考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还可通过业余时间参加学校的体育训练。从 2024 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从 2027 年起,报考条件将更加严格,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方可报考。
军校生,是指在军事院校求学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不仅享受军人待遇,还计算军龄,毕业后将直接面向军队安排工作。根据就业岗位的不同,军校生分为指挥类和非指挥类两种。如果你从小就怀揣着军旅梦想,渴望保家卫国,那么报考军校生或许就是你实现梦想的最佳途径。
定向培养士官,也是军事类招生的一种。它是为军队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与地方高校合作,定向培养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定向培养士官在入学时就与军队签署协议,毕业后立即进入军队服役,为军队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公安院校招生,是公安院校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方法。它主要从参加国家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中,录取成绩文化成绩、体质优秀的学生。公安院校招生录取安排在提前批次,按照先本科后专科的顺序进行。包括普通公安院校招生 (含定向培养特殊公安专业人才招生) 和现役公安院校招生。如果你渴望成为一名警察,维护社会的安宁与稳定,那么公安院校招生就是你迈向梦想的第一步。
飞行员招生大致上可以分为空军、海军及民航三类。空军和海军招收飞行学员,是军队院校招生和军官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军招飞:空军招收高中生飞行学员的选拔过程十分严格,包括初选、文化测试、复选和定选四个阶段。招收的高中生飞行学员入空军航空大学后,会有 3 个月的考察期,合格者才能取得学籍、军籍。具体培养模式有军事高等教育模式(四年一贯制)和 “3+1” 军地联合培养两种模式。招生录取流程包括报名、初选、复选、政治审核、高考、定选、志愿填报、录取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需要考生全力以赴。
海军招飞:海军招收高中生飞行员同样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包括初检预选、全面检测、定选录取三级选拔。招收的高中生飞行学员入海军航空大学学习,也有 3 个月考察期,合格者取得学籍、军籍。值得一提的是,双学籍飞行学员还可以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培养。招生录取流程与空军招飞类似,报名、初检预选、全面检测、高考、定选、志愿填报、录取,每一步都需要考生精心准备。
民航招飞:民航招飞是民用航空公司(如国航、东航、南航等)委托普通高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培养飞行学员,学习飞行技术专业。招生录取流程包括报名、初检面试、体检及飞行职业心理学检测、确认有效招飞申请、背景调查、高考、录取等环节。如果你向往蓝天,渴望成为一名民航飞行员,那么就要提前了解民航招飞的相关信息,做好充分准备。
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是国家为了培养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国家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面向师范专业本科生实行公费师范生培养。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由中央财政承担,还会给予生活补助。
不过,公费师范生毕业后须回到生源地中小学任教 6 年,在此期间不能考公务员、脱产研究生。但经考核符合标准要求的考生,学校可以录取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程。公费师范生实行提前批次录取,考生只需在提前批志愿中填报有关专业即可。除了这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北京市的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首都体育学院三所院校也有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根据《北京市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细则》规定,师范生毕业时在全市基础教育系统双向选择就业,毕业后须从事本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满五年以上。
首都医科大学的定向医学生招生分为三类,分别是本科五年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专业的北京郊区定向生;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北京急救中心定向)和高职自主招生临床医学(乡村医生定向)。报考定向医学生的考生需要与定向单位签订 “定向就业协议”,毕业后在定向单位就业。
北京郊区定向生:要求参加北京市当年高考报名,且面向定向单位所在区户籍的考生,不能跨区报考,只录取第一志愿报考首都医科大学且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北京急救中心定向生:需要参加北京市当年高考报名,具有北京市户籍,同样只录取第一志愿报考首都医科大学且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临床医学(乡村医生定向):已参加北京市当年高考报名,北京市户籍,年龄在 30 周岁以下,招生范围为招生专业限定的考生,即户籍为门头沟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房山区、延庆区考生,不支持跨区报考。
香港和澳门高校凭借其独特的教育资源和国际化的教育方法的理念,吸引了众多内地考生和家长的关注。自 2011 年起,有关港澳高校可在全国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收自费生。内地考生一定要符合中国政府有关赴港澳就读的规定,并且要参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大多港澳地区高校在内地实行自主招生,多数学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以及英语单科成绩有要求。如果你想体验国际化的教育氛围,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那么港澳高校招生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是为少数民族考生设立的指导性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在录取过程中,考生能够轻松的享受一定的加分优惠。民族班不需要多读一年预科,学制与正常的本专科相同;而民族预科则是在正常的本科教学或者专科教学前,被录取考生要多读一年高中的文化课。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报考民族班的考生不需要单独填报志愿,在同批次相关院校中正常录取;民族预科录取是在相应批次院校录取结束后单独进行,考生需要在相应批次后面单独填报少数民族预科志愿。
中外合作校,是外国教育学习管理机关与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学习管理机关。这类学校融合了中外教育的优势,适合英语成绩突出、总实力优秀,且有出国留学打算的考生。通过在中外合作校学习,考生能接触到国际化的教育方法的理念和教育学生的方式,为未来出国留学或从事国际交流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对于没有北京市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只要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的各项条件,就能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这一政策为随迁子女提供了平等的升学机会,让他们也能通过个人的努力,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提前了解清楚高考升学路径的基本情况,及时关注各专业招生的要求,并结合目标院校和未来发展趋势做综合评估,对于高中家长和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大家更好地规划高考升学之路,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实现自身的梦想,考入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