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景生命获20家机构调研:公司在2024年开展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包括通过降低原材料价格和将部分低毛利产品转移至经营成本较低的江西透景生产以降低公司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等措施(附调研问答)
时间: 2025-04-26 01:09:40 | 作者: 真空型等离子清洗机
产品介绍
透景生命300642)4月20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4月20日接受20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一、董事会秘书介绍公司2024年度基本情况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同比下降19.53%,其中试剂收入4.11亿,同比下降17.81%,下降的根本原因系院内集采导致价格调整、ICL客户参考集采结果进行价格调整和仪器装机放缓等因素影响。考虑到集采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公司开展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使得公司毛利率基本稳定;同时,通过人员优化、预算管理等方式,控制公司费用支出,2024年期间费用同比下降超过21%,期间费用率亦会降低。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53.50万元,同比下降61.37%,其降幅超过收入的降幅。一方面,受大环境影响,公司下游客户的货款支付节奏有所延长,公司应收账款有所增加,虽然已针对此加强了催收,总体也未出现明显没办法回收的情形,但根据公司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并对部分存货和固定资产计提了跌价准备,2024年度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2,725.7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9.78%,影响了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另一方面,由于公司直接对外投资的参股公司及产业投资基金同样受到行业政策影响,导致公司投资收益及公允市价变动收益同比分别下降176.92%和101.50%,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对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研发方面,公司保持研发投入力度,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达6,572.24万元,占据营业收入的15.05%,大多数都用在流式荧光、化学发光、PCR、质谱等多个技术平台的70余个项目的研发工作,产品涉及肿标、自免、血栓、传染病等多个检验测试领域。2024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获得12个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包括一款小型化学发光仪器i50,可用于小型医院或大型医院的临床科室。在研项目方面,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临床研究、甲基化检测样本拓展研究均已在报告期内完成了全部临床研究工作并提交了变更注册申请,有望于2025年完成产品注册变更。除继续补齐原有的产品外,还着力开发多个非集采类产品,如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细胞因子检测等均处于研发阶段,后续将会加快成果转化。 除自主研发外,公司也加大了投资并购的力度,以更好地拓展公司的产品矩阵。2024年,公司开展了首个投资并购项目,以并购引入新的、非集采类产品,2024年末已完成了投资协议的签署,预计会在2025年上半年进行整合工作。该投资并购项目的实施,填补公司在真菌检验测试领域产品布局的空白,有助于快速进入真菌检验测试领域,可进一步实现用户对于不一样的产品的需求,为企业来提供新的收入来源。同时,公司还参与了眼科、AI领域的投资,为公司在创新领域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公司一直重视投资者回报。2024年,公司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已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回购总金额约2,600万元。此外,为给予投资者稳定、合理回报,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报告期内公司还实施了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0元(含税),共派发现金股利2,432.70万元;公司自上市以来已累计派发现金股利24,027.67万元,占公司IPO募集资金总额的44.37%。公司董事会也已提出了2024年度分红预案,计划继续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0元(含税),并推出了2025年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希望能继续增强投资的人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和投资信心。 2024年是公司受集采直接冲击的一年,虽然公司的收入、利润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公司直面集采等行业政策及其他外部环境带来的影响,积极应对,不断调整公司的研发、生产及营销管理,整体生产经营平稳有序。 二、互动问答环节投资者就主要关注问题进行问答,主要内容如下:
答:真菌检测市场目前规模不大,市场参与者不多。依据相关统计研究,真菌发病率其实是比较高的,同时由于临床诊断技术的不足,侵袭性真菌病的确诊率较低,感染死亡率较高。侵袭性真菌病在多种疾病患者中均可出现,常见于哮喘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ICU重症监护、艾滋病患者等,免疫低的人群其实非常容易感染。目前主要有两个产品,线)-β-D葡聚糖检测和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其他还有些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等。今年通过项目整合,能配合我们的小型化学发光仪器i50联合推广。这是公司首次完成的并购项目,后续公司将继续通过投资并购加强公司产品布局、提升收入利润规模。
答:公司关注到了AI在体外诊断有应用的可能性,早期内部进行了一些评估,拟通过聚焦“一个引擎、‘研发、生产、销售、运维’四大场景、N个痛点突破”的方式,打造公司的AI核心竞争力。公司在2024年对华院计算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小额战略性投资,希望基于华院计算认知智能引擎平台,共同开发医疗行业大模型和企业智能体,有利于加强双方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布局和战略能力,包括我们也与浙江大学进行了一些合作。目前,我们对AI在体外诊断应用场景上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现在对AI的使用上已实现的是“超级产品经理”、“超级工程师”,可当作客户服务的辅助功能,为公司及计算机显示终端便捷地提供产品的全维度信息,能大大的提升客户粘度,但在收入上不会有体现。
答:近些年公司应收账款增长显而易见,公司已关注到这个现象,在内部管理上也增加了催收的要求。对公司账面的应收账款,虽然还没有明显出现没办法回收的情形,但公司依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做了充分的坏账计提,这对公司净利润造成一定影响。公司在2025年度还是会继续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工作,加强对客户的管理;对于存货部分,主要是基于审慎性原则,对部分价格调整的库存商品做了跌价减值准备,2025年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加快存货周转,减少对利润的影响。
答:目前公司配套仪器多为国产仪器,关税对配套仪器方面的影响有限。在试剂方面,大部分原材料为国内采购或自产,有少部分原材料来源于美国,公司此前也做了充足的储备,未来会考虑寻找国产替代的方式规避贸易战对公司影响。因此,贸易战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采购没有产生重大影响,公司的产品供应正常。
答:公司在2024年开展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包括通过降低原材料价格和将部分低毛利产品转移至经营成本较低的江西透景生产以降低公司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等措施;联合开发更低成本的仪器,可大大降低仪器入院门槛,提高仪器装机量,并通过调整仪器策略,降低销售费用;开展人员优化,以降低人员费用支出,提高人均产出。
问:今年很多IVD公司反馈增值税税率从3%提升到13%,公司是不是受到相关税率提升的影响?
答:之前国内出台增值税优惠政策,生物医药公司能够享受3%的增值税,但公司综合评估并与客户沟通后,并未采用该优惠政策,一直使用13%(原17%)的正常增值税率,所以取消增值税优惠政策对公司没有一点影响;